義大利國會選舉今( 26 )日結束,中間偏左民主黨承認敗選,並表示將成下屆國會的最大反對派勢力。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黨魁梅洛尼(Giorgia Meloni)宣布取得下屆政府領導權,成為義大利首位女總理,此前她接受《中央社》專訪時表示,將會加強與台灣合作。
據義大利媒體昨晚午夜公布的出口民調,由義大利兄弟黨、聯盟黨、義大利力量黨組成的中右翼聯盟獲得約 45% 的投票。由民主黨領導的中左翼聯盟得票約 27%。先前的民調顯示,義大利兄弟黨獲得約 25% 的選民支持,高於其他政黨。
《BBC》引述義大利分析人士的說法稱,只要政黨或聯盟能贏下 40% 的選票,就能在議會獲得 60% 的席位。《路透社》報導指出,左翼政黨政面臨分崩離析,民主黨和五星運動黨在競選開始後不久就決裂。民主黨支持度達 22%,僅次於義大利兄弟黨。
民主黨(Democratic Party)資深國會議員塞拉基亞尼(Debora Serracchiani)宣布敗選後表示 :「對這個國家來說,這是一個悲傷的夜晚。(右派)在國會占有多數,但在全國並沒有占多數。」
極右翼兄弟黨 遭起底與法西斯有關
今年 45 歲的梅洛尼,成為義大利首位女總理,也是二戰後第一位極右翼總理。《德國之聲》稱,義大利將會出現二戰結束後最傾向右翼的政府,歐洲懷疑論者將站上歐洲政治舞台的中心。
梅洛尼過去曾表達反歐盟、反移民、反性少數群體等觀點,與歐洲極右翼政客類似,近幾年則更多自稱是主流保守派,降低反歐盟的調門。但歐洲媒體一直將極右翼的標籤貼在她身上。《德國之聲》稱,梅洛尼曾表達過對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的仰慕之情。
由於梅洛尼的立場親台,她的當選也引來中國不爽,中媒《新京報》今 ( 26 ) 日指出,梅洛尼的義大利兄弟黨成立於 2012 年,其向上關係可追朔到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,義大利伯洛尼亞大學名譽教授皮耶羅·伊格納齊稱,義大利兄弟黨很大程度上與後法西斯主義思想有關。
義大利兄弟黨在 2018 年的議會選舉中,只獲得 4% 選票,但如今已經是民調排名第一的政黨。
歐盟擔心選舉結果 遭控介入義大利選舉
義大利政局長期不穩定,自二戰結束後至今 77 年,已經換了 69 屆政府,平均每 1.11 年更換一次。
《路透社》稱,相比於曾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總理德拉吉,歐盟擔心梅洛尼上台會讓義大利在俄烏戰爭等議題的態度,變得更加不可預測。
義大利兄弟黨是義國最早公開聲援烏克蘭的政黨,梅洛尼也表示,世界正在面臨民主與專制的鬥爭,威脅烏克蘭等民主國家社會的生存。她過去主張與俄國維持良好關係,但在戰爭爆發後態度轉向譴責莫斯科、支持北約軍援烏克蘭。
但中右翼聯盟的另外兩個主要夥伴,聯盟黨黨魁薩爾維尼和前總理、義大利力量黨貝魯斯柯尼(Silvio Berlusconi)都公開表態不支持西方在俄烏衝突中的立場。
薩爾維尼日前批評制裁俄羅斯導致義大利出現能源危機,痛批「被制裁的人成了贏家,實施制裁的人卻在求饒,歐洲某些人顯然錯估了形勢」。貝魯斯柯尼此前接受電視台採訪時,表態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丁,稱普丁是在俄國人民、政黨、內閣的推動下,才想用特別軍事行動,讓正派的人掌管基輔。但隨後他就出面澄清,稱力量黨始終與歐盟和北約站在一起。
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( Ursula von der Leyen ) 此前曾對義大利選舉結果發出警告 :「如果事情往困難的方向發展,我們有工具可以應對,就像對匈牙利和波蘭一樣」。她是指歐盟執委會與匈牙利之間,對於俄烏戰爭的立場有差異,執委會建議啟動「制約機制」,暫停向匈牙利撥付資金。去年歐盟也曾因法治問題威脅要懲罰波蘭。
此言也引起義大利國內反彈,薩爾維尼質疑歐盟威脅、甚至欺凌義大利,前總理倫齊也呼籲歐盟不要介入義大利國內事務。
梅洛尼友台 譴責中國威脅 盼推動更多合作
義大利兄弟黨對台灣高度友好,梅洛尼日前接受《中央社》書面專訪,她表示當選後「台灣將會是義大利的重要關切事項」。梅洛尼也稱,將與台灣推動更密切的新一輪合作,領域包括文化交流、觀光、公衛危機預防和管理、科學研究,以及台灣領先全球的半導體關鍵產業。
梅洛尼在 2008 年擔任青年事務部長時,就曾批評中國的西藏政策,並呼籲運動員杯葛當年的奧運開幕式。義大利在 2019 年與中國簽署「一帶一路備忘錄」,滿 5 年時如兩國政府沒有異議就會持續有效。
梅洛尼傾向不續簽,表示「幾乎看不到適合的政治條件」,她也提到,當年義大利兄弟黨就形容備忘錄是「由親中政黨五星運動(Five Star Movement)所鑄下的巨大錯誤」,此後局勢持續惡化,包括中國當局隱匿COVID-19 疫情、鎮壓香港異議人士與迫害維吾爾等少數族群、對俄國侵略烏克蘭採取模糊立場,以及逐漸升高對台灣的軍事威脅。
梅洛尼也表示,她的政府將持續在軍事、網路安全與訊息流通等面向捍衛主權,「以應對俄、中干預的企圖」。她也希望北京遵守自由人權與國際義務,並將致力盡快執行歐盟投資基礎建設的「全球門戶」計畫(Global Gateway),好讓其他國家能有「中國滲透之外的其他選項」。